2013年2月26日星期二

趙房奴到趙百萬


劉創楚 乘風遊

標題是寫來安慰趙遠志的,可能趙遠志是《21世紀經濟報道》虛構的名字。但數十年中、港、台不動產大潮中,為不同原因低價不買到、被逼入市已供得吃力的趙遠志何止千萬?且聽房奴自歎:「儘管目前已漲到稅後一萬,但房貸高達五千元,不得不過起省吃儉用的日子。」想開解趙房奴的是,以內地每年加薪兩位數計,他的苦日子不必捱很久,五、六年月薪倍增至兩萬人民幣,供樓便輕鬆了。更有意義的是:他的個案代表二千多年中國歷史的突破。 歷史學家喜歡引用《漢書.食貨志》這段記載作為中國「匱乏經濟」的典型:「(在李悝治魏國的時候)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稅十五石,餘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終歲為粟九十石,餘有四十五石。石三十錢,為錢千三百五十,除社閭嘗新春秋之祠,用錢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錢三百,五人歲終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這個典型中國家庭,三條使費,社會的「稅」和社區的「祭」是省不了的,入不敷支的一成只能靠家人節衣縮食。這短缺經濟可說是二千多年如一日未有改善,今天像趙遠志的打工仔卻可以用五成的剩餘累積財富,一旦供完便有超過百萬人民幣的淨資產,這不是亙古未曾有的際遇麼?

《漢書》寫於二千多年前,年代久遠,英儒亞當.史密斯之《原富》寫於二百多年前,其第一卷第八章提到中國貧窮的原因:「中國歷來就是一個最富裕,耕耘完美,操作勤勞的國家。現在看來它已長久處於停滯狀態……這國家已到法律及制度容許它致富的頂限……令致中國勞工不容易維持一家生計。」史密斯全書主題是工業化才有突破,而此正是今日中國社會之寫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