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6日星期二

人口就是命運


日本央行新領導班子四月四日的上場誓言果如所料是放開銀根,未來兩年大印鈔票,把市面流通日圓由目前的一百三十萬億增加至二百七十萬億,等於是師歐美央行過去五年的故智,實行寬鬆政策。上述動作的目標是把當前接近零的通脹率提升至百分之二,即是市民肯消費、企業願意投資的局面,但日本經濟由一九九○年起持續衰退以來,開印鈔機刺激經濟的政策已實行多次,每次都是虛不受補而失敗終場。經濟刺激不起來,人口是最大因素:日本過去二十三年衰退,正是人口萎縮期。出生率下降,老人長壽,在社會老化之下,青年無錢使,老人有錢唔使,無論多印多少鈔票去刺激都無法興旺得起來。


Click Here用「老齡化」已不是描述當前的日本社會,必須用「超老齡化」:二○一○年,七十五歲及以上人口已佔總人口百分之十一點一,超過一千三百萬人。這一年日本勞動人口(定義為十五歲至六十五歲人口)八千一百萬,等於每六人養一超老人。突出超老齡化的原因是七十五歲及以上居民的醫療費用是六十五歲以下居民的五倍,在實行「現收現付式」養老制度的日本,這費用由勞動者付。估計未來三十年間,超老人每年增加二十萬,人口自然增長為負二十萬。到二○四○年七十五歲及以上日本人突破二千萬,勞動人口降至五千八百萬,僅三個勞動者養一老人。此人口困局是有錢也唔敢使的原因。
比較日本和德國就發現一個民族的人口命運是自選的:過去二十年德國也面對死亡人口高於出生人口問題,但德國有移民,故人口仍年年有增長。對於日本人,接受移民是比經濟不景更不情願的事。

劉創楚 乘風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