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6日星期四

負資產的教訓




香港地產的最大特徵是:利率是影響樓價的最大因素,但利率升降不是香港決定而是由美國來決定。這是香港經濟危機大多數是外來的原因,這也造成我們最大的挑戰:對於大多數家庭,房屋佔家庭資產極大部分,因此我們背負極大風險,風險等於投資總額乘以輸錢的機率。目前在港買樓資金不能不大,而不買也不是選擇,因租金水漲船高,租的風險可能比買更大。是則在港置業如何管理買樓輸錢的風險呢?香港不動產史上僅有的負資產經驗值得研究。

香港一九九七年回歸後出現大量負資產,最高達到十萬宗,幾佔香港業主總數一成。由於當時香港的百萬私人房屋中有一半已供完,即是每五個供屋業主中有一個負資產。比例這樣高,靠兩個罕見因素匯合造成:一是回歸前地產泡沫來得既大且急,恐慌式入市買樓者以十萬計。另一是回歸後經濟不景既深且久,失業加上減薪令許多新業主無力供樓。但負資產所以僅在香港出現,全因本港按揭兩特色:一是按揭利率只能跟隨市場利率浮動;二是斷供物業拍賣後所欠餘款仍由業主負責。此兩點也是香港買樓自住特有風險的由來。

上述分析能提供新一代置業者甚麼經驗教訓呢?當前供樓者最急切的工作是把握低息環境所提供的黃金機會。近年本港供樓利息之低,不但歷史僅見,亦是世界僅見。好處是令許多人有能力置業,壞處是使近五年平均樓價倍升。但既已入市,新業主未來三數年要集中於大額加供工作,抓緊尚有數年的低息機會把欠債減至最低。



劉創楚 乘風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