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6日星期四

假如七不講




數年前,一位好友的女兒在著名女校就讀,他的太太是該校的畢業生,對母校有一份感情,故不辭勞苦,每天早上自跑馬地送女兒到九龍塘上學。踏入二十一世紀,學校的取態已跟三十年前不一樣。他的太太不時給女兒的班主任召見,告訴她:「Mary(假名)的中、英文測試只有八十五分,追不上同學,請你注意一下,在家替她加緊溫習!」她一氣之下,把女兒送往國際學校。

好友對辛翠時說:「以前留學言必美、英,今天世界不同了,我想女兒考入北大、清華、復旦,然後到史丹福讀MBA,將來的工作前途在中國,女兒若在內地著名大學結交校友,幸運的話,認識兩、三位未來的李克強、肖鋼,會是大大好事。」

想不到這三所大學上星期剛宣布來港招收尖子,給予獎學金,與本地大學擲銀彈吸引內地高考狀元的方法,基本相同,好友的女兒剛好下學年踏入申請大學之年,這消息來得及時,且看Mary能否成為尖子。

但與此同時,內地傳出負面消息,中央下令高校、京滬大學「七不講」,這「七個不要講」的範疇包括:一、普世價值;二、新聞自由;三、公民社會;四、公民權利;五、黨的歷史錯誤;六、權貴資產階級;七、司法獨立。大學的教師只能講授硬知識,但對主修社會科學、文史哲的學生來說,老師不碰這些題目,四年大學是白讀了,以後到美、英大學攻讀碩士、博士課程,根本無法適應,容易脫離國際學生群體,自我隔離,搞得不好,還會患上抑鬱症。

好友的女兒Mary的中、英文水平特佳,數理科在4級(文憑試基準)左右,肯定是攻讀社會科學的材料,如京、滬大學真的「七不講」,還是放棄北大、清華夢算了。



辛翠時 細說新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