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日星期四

為政必須知驚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一》說:「秦始皇之宜短祚也不一,而莫甚於不知人。非其不察也,惟其好諛也。託國於趙高之手,雖中主不足以存,況胡亥哉!」作者在史學界屬於欣賞秦始皇的少數,所以本書不依司馬光原書起點,而從秦朝寫起。他最欣賞的不是統一,而是秦所推行的郡縣制,令中國政權從此再非私產,統治者必須通過選舉。雖然,王夫之筆下的選舉不是一人一票,但並不失理性成分:皇帝由「天」選出來,而各級官員由皇帝選出來。他繼承了孟子的「天意即民意」的理論,並認為人民的喜好是可知的。而全書致意最深是知人,視為治道關鍵所在。

叻人未必能知人,因叻人易受蒙蔽。秦始皇在歷代皇帝排行榜中不但至叻,而且至勤力,唯獨衰在好拍馬,揀中趙高來託孤,結果令秦朝成為中國最短命朝代。好諛一病有無得醫?王夫之認為有得醫,秘方是皇帝要識驚。本書第十九卷就論高麗(韓國)因知驚而保國,說:「隋方滅陳,高麗聞之而懼,九年隋文(帝)始伐之,二十二年而廣(隋煬帝楊廣)復伐之。則前此者,皆固結人心,擇將練兵,積芻糧,修械具之日也,故不可克也。」後來唐太宗再攻也攻不克,皆因高麗識驚,近百年未鬆懈備戰。

知懼可治好諛之病有助知人,知懼可令上下時刻準備着戰勝外敵。但此非真正治道,統治者要驚的不是內奸外敵,而是民心渙散。作者書中於此真治道再三致意,如同卷第七章說:「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統治者一旦好財並且聚財,民心就開始渙散。而且聚財有許多方式,內地執政黨用國企壟斷也是一種聚財方式。





劉創楚 乘風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