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5日星期六

高鐵經濟終顯能


內地高鐵運行步入十周年之際,《紐約時報》特別撰文稱讚,話「高鐵改變了中國」。文章說:高鐵便利的運輸提升了企業生產力及效率,也愈來愈受民眾歡迎。文章又解釋中國高鐵是一個出人意料的成功故事,因它經歷了「飛躍、事故、停滯、再發展;旅客從排斥,嫌票貴及不安全,到現在完全接受,每列高鐵幾乎都很擠擁的歷程」。最後文章更大膽判定:「在其他新興經濟體陷入低迷之際,這個系統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原因之一。」

運輸系統需時顯能,中國高鐵也不例外。自從內地首條高鐵,全長四百公里的秦皇島瀋陽线於二○○三年開通,到今年九月二十六日全長六百公里的南昌莆田线加入運營,十年間系統總長已突破一萬公里(居世界榜首,佔全球四成半),經濟功能才逐漸凸顯。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指出,到一百座城市進入高鐵網絡的今天,生產力開始出現大提高。由於有高鐵,這些城市之間可以當天往返,讓企業可以通過和其他城市的客戶進行更頻繁的會談,能更多地對產品做出調整。報告引述湖南省紡織廠銷售經理李慶福的話說:「現在我每個月都搭高鐵去廣州,更多接觸客戶,更快跟上潮流,讓我們的定單增長了五成。」

比較不同運輸系統必須用上「距離、時間、成本」(Distance-Time-Cost)整體概念。高鐵至今仍維持每公里四歐仙或三十三分人民幣的超低價(和歐洲普遍二十歐仙票價差五倍),加上可達三百五十公里最高時速,令它比超級公路的汽車運輸更適合內地經濟水平。怪不得它每天載客一百三十三萬,正成為最受民眾歡迎的交通工具。




劉創楚 乘風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