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5日星期五

發展之道是離農


大約在一百年前,中國的學界最熱門是「農民問題」。二十一世紀最初十年中共中央每年「一號文件」幾乎毫無例外是針對「三農問題」:除了農民之外,農村和農業都發生了問題,要一起解決才能獲得真正解決。如果向先進的西方國家學習,則會發現中國一百年未解決問題的方法都錯了。農民問題不能在農村和農業解決,真正的解決方法是「離農」:農民離開農村和農業,遷入城市之後,農民問題消失了。

美國的離農運動,先後大約進行了一百年。十九世紀上半期美國仍是農業國家,到十九世紀末,美國的人口農民首次變為少數,到二十世紀初大工廠興起,美國社會成為藍領的世界。以兩次世界大戰為中軸,美國工業雄霸世界四分之三個世紀。說兩次世界大戰是在美國工廠中贏的,而不是在歐洲的戰場上贏的,也一點不過分。但說來難以令人置信,二十世紀美國農民少至不及十九世紀十分之一,但農產卻增數十倍,不但是世界糧倉,而且多至要國會立例收購儲倉以免穀賤傷農。原來離農運動一個結果是耕地進入強者之手,新的生產者把效率不知增加了幾多個百倍。

同樣的過程在美國的「後工業時代」重演:二戰後至今七十餘年,美國藍領工人至少減少一半至一千一百多萬,但期間工業生產增加了數十倍。這一百五十年的「離農」和「離工」有共同邏輯:留下來的新農民和新工人都能致富,而留之富裕是離者之所賜。




劉創楚 乘風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