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 靈氣逼人
通常,只有小孩子才會堅持分辨:「這是好人,那是壞人。」後來,大家出來做事,都怕結怨或得罪人,態度轉趨含糊,好與壞也不再認真計較。
再過幾十年,大局已定,開始明白人生的局限,還有甚麼顧忌?索性豁出去了,乾脆拍拍凳說清楚:「這是好人,那是壞人!」
多痛快。可惜在現實裏,真正可以這樣做的人不多,故,當聽到大鬍子張紀中,說起只拍「好人的故事」之時,不禁大感佩服。
在台灣清華大學,頒授金庸名譽博士學位的典禮上,終於見到張紀中,他是查先生(金庸本姓查)退休後的知己,原籍北京,資深電視劇製作人,專門愛拍金庸作品,已拍過七部長篇(《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與《碧血劍》)。
長篇全拍過了,下個目標是中篇《俠客行》,然後是悲慘之極的《連城訣》,至於《鴛鴦刀》與《白馬嘯西風》,也在研究及籌備當中。
再不然,回頭重拍《笑傲江湖》,張紀中似乎對這部小說有偏愛,但筆者認為此書寫意,境界抽象,是金庸十四部著作中最難拍的一部。
今年(二○一一年)他完成了《西遊記》,美國想找他拍《TheMonkeyKing》(《美猴王》),即是孫悟空,但是雙方有文化障礙,很難取得共識。
這個人在某些文化意識上,保守得驚人。像跟老外合作,為甚麼不拍些他們熟悉的題材?像用武俠形式,拍莎士比亞的劇本,豈非較容易受落?
但是大鬍子不肯:「你是說《夜宴》嗎?(改篇自莎劇《王子復仇記》)試問當中哪一個是好人?」
甚至連改編曹禺《雷雨》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也不行:「偷姦、亂倫、背叛、出賣,又是沒一個好人!」
拍劇一定要有「好人」嗎?張紀中點頭,斬釘截鐵,好個豪快北方漢子,難怪堅持要拍金庸小說。
或許,他與查先生俱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在平時,像當今太平盛世,好人壞人也好像沒有大分別,可是在亂世,好壞善惡卻一點也不能含糊,生死攸關,對新一代年輕人來說,恐怕很難理解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