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冠文不願意退休,二○一二年二月又掀起一幕《男女戰爭》,貪棟篤笑觀眾反應一試便知,樂己樂人又能為生命熱籌款。儘管是促銷的訪問,我讀卻非常感動。五十年前的香港,只有同年紀的人才說得如此令人動容。今日的天王巨星,當年也要掙扎向上爬。
許爸爸做酒店,搵食艱難,所以常向米高灌輸「脫貧之道」:「總之你一定要讀書,讀書就有思想、賺到錢,一旦成功要保護兄弟姊妹。」我相信這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父母給子女的典型「洗腦」。和古代的科舉很似,而且難度也頗為相同。我指讀大學,例如米高就是讀完師範再入聯合的,而且他唸大學不但要搵自己使用,更加要搵家用。我們是同系(社會學),當時中文大學三書院已開共同課程,就是見不到他。但那個時代的大學生誰不以補習為正職?幸好那個時代讀大學是「難入易出」,從未見過不能畢業的。
許冠文和許冠傑都是香港的大學畢業生,以他們四兄弟的資質,也許沒有學位也難阻止他們日後的大紅大紫。像他仍在讀書的時候,當無的司儀已有五千元一個月,是中學老師月薪的七倍,也是當年新入職AO薪金三倍。但這裏有兩大分別:上世紀六十年代能入大學讀書屬於「SureWin」,而做笑匠及歌星則是萬中無一。另一分別無從證驗,只能靠猜:就是許氏兄弟的作品,在內容方面應和進大學讀書有莫大關係。當然,讀書本身就是回報,但這卻不是六十年代的觀念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