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0日星期五

造福港人

劉創楚 乘風遊



有退休金制度,不一定能令打工仔晚景無憂,看美國的先進經驗便知。美國是在三十年前推出私人管理「貢獻固定」的退休金401(K),誘因包括部分僱主的貢獻以及稅務優惠,盼望新一代打工仔一早儲定晚年的需費。三十年後成績如何呢?專家打分只好給它「肥佬」二字,因今年退休員工平均401(K)戶口只儲得六萬四千美元,與原先目標四十四萬五千美元(因而退休後每年可獲三萬美元使用)相差太遠。原因有三:一是唔少人太遲起步;二是儲得太少(因美國非強制,這兩點非強積金問題);三是分散投資不得其法,許多戶主於股災後改投定存,過後就沒再投資股票。

香港的強積金起步晚,歷史短,但這也可以是優勢,就是有先進經驗可學。先分析本港制度:僱員、僱主各供人工百分之五,以目前中位月薪一萬港元計,一年儲萬二,以全程打工三十五年計,總共儲四十二萬元。以此退休,一個月只有兩千餘元,少過綜援。所以強積金的關鍵在於投資的回報。香港強積金至二○一○年共有十年歷史,共累積到三千六百多億元,以參加的兩百五十萬打工仔計,人均儲得十五萬元,只比中位戶多出五成,足見回報率之低。細看回報不濟原因,除基金公司早期收兩個多巴仙管理費食水太深,債券、保證、保守、貨幣市場四項投資回報均低於四厘,扣除管理費,連保值也做不到。最後一項貨幣市場基金竟負回報,儲咁耐蝕咁耐,怪不得市民痛恨強積金。所以未來特首若要造福市民,幫手管好強積金是一法:由政府提供盈富基金(二八○○)等選擇,免管理費。市民一半強積金投資於此,如有歷史回報,退休可得四百萬元,安度晚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