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經營任何行業,最大的敵人是租金。凡是地鋪,業主不受租務條例管制,有權自由調整,既可以大上,亦可以大落。
要是業主想減輕租客負擔,少收一些租金,可以嗎?
不論你的動機是甚麼,政府仍不會放過你,因為徵收差餉及物業稅時,他們是按照當時的樓價而計算。
縱使業主肯平租給經營者,難道要自掏錢包,代付超額的稅項?相信良心未至於大到這個地步。
這不止是香港的問題,亦是地球上,所有繁榮大都市的問題。
太多人想湧進來了,地產供不應求。古代的中國人已經悲鳴:「長安不易居」,現代的倫敦、紐約、東京等等,何嘗不一樣?店鋪及餐廳的流轉,飛快如過眼雲煙。
巴黎好一點點,因為法國的國策,比較傾向均富,地鋪的租約,可以長達九年!對於經營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其裝修、投資等等,較有保障,起碼有九年的回本期。但是亦因此,行內競爭非常激烈,還有政府徵收重稅,各有各的煩惱。
大城市如此,在邊界,卻是另一回事。山高皇帝遠,這裏有另一種繁華熱鬧。像連日來介紹的史特拉斯堡,位處法國、德國與瑞士之間,又是萊茵河源頭,自古以來,經已是歐洲大陸的交通樞紐,各國兵家必爭之地,歐盟總部亦設於此。
由於先天條件優越,經濟自給自足,不需要旅遊業帶動,而是以商務及製造業為主。
像舊城區一家餐廳:「Le Lahkas」(勒卡斯),菜式糅合法、德兩國特色,靈巧而實惠,美味而濃郁,老闆是年輕人薩巴斯坦,竟是家族的第十代傳人。
「是呀。這一帶以前是我們家族的酒莊,後來陸續改建,我們對社區的發展很有貢獻。」他熱情好客,深以家族及地區的歷史為榮,餐廳從一六七六年就開始經營,即是我們中國的清朝康熙十五年,三藩之亂未定,中國人仍在努力「反清復明」。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十代經營,歸結成今日的富貴榮華。
康子 靈氣逼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