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星期五

房策因應業主社會


內地「業主社會」的崛起是改革帶給中國社會最大的變遷。改革的總方向是「走資」,是讓中國人致富。香港戰後三代人總結的致富不二法門是買樓致富。如果我們看發達國家,則買樓致富是普遍真理。但香港經過三代人努力之後,業主佔家庭總戶數只達到三分之二的水平,和美國相若。內地則後來居上,根據北大的調查,全國九成住戶是業主,更有一成家庭擁有兩套房。由於農村幾乎百分百家庭自有物業,城市的業主比例約為八成,這是全球最高的自置物業比率。

這也是中國政府年年調控樓價,樓價卻年年飆升的原因。香港人都明樓市的最強買家是樓換樓的業主,而跌市是最佳的換樓時機。溫家寶內閣最後一年任期祭出最大調控動作,結果如何?且看今年九月新建商品房價格的升幅:調控最重手的京、滬、穗、深同比均升兩成以上,十大升幅其他六城上升百分比都是雙位數。房改之後十五年屢次調控都出現如此啼笑皆非之結局,說明房地產政策是到改變的時候了。

最近習近平和李克強新班子幾個講話透露新房策的方向,可用「保障與市場雙結合」來概括。政府按「十二五規劃」提供三千六百萬套保障房,為上車客提供住房基本保障(一如香港的居屋),而市場則提供商品房,政府不再加以干預。看來此新思路較能因應到內地出現業主社會這現實,當人人有屋在手時,打擊樓價豈非與民為敵?



劉創楚 乘風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