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9日星期六

德福雙修再思考


劉創楚 乘風遊

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鄉土重建》一書的序言中,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中國在春秋戰國時出現百家爭鳴,有許多門派的人生哲學可供選擇,為甚麼漢武帝時獨尊的是儒術,令孔孟之道從此成為中國社會的統治哲學?費老此書提出的答案是︰在眾多哲學裏,只有儒家才能適應中國自古出現的「匱乏經濟」。他用「匱乏」二字翻譯Scarcity(短缺),指出中國素乏經濟發展的現實。在此殘酷現實下,儒家的克己復禮不但令人無爭,而且將人生理想轉移至倫理(人際關係的和諧)上面去。在物質缺乏下,爭奪是可以致命的,而搞好關係則可不費分文。仁的第一層意義是自我節制,所以節制是君子修煉的第一道關卡。

這個解釋看來並無問題,因中國至數十年前仍是物質短缺的國家。但我們一旦成為富裕社會便如何呢?難道我們屆時要拋棄仁的追求?新的現實突現了費孝通解釋之限制。錢穆的理論於此有幫助,他發展仁的概念,加重孟子的性的論述︰人生的追求,不盡在克己,亦在盡性。孟子論性,包括食色,盡皆人性。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錢穆由盡性而形成現時享福的人生觀,但錢穆並沒有忘記節制,認為只有「福德具備才是真福」。

德對福是一種限制,為何無限制者不是真福,有限制的才是真福呢?要明白這點,我們必須借用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Georg Simmel)的「有約束才是真自由」理論︰他由現代人只有參加群體才能表現個性說起,例如參加「行山之友」會,便受會章約束,但因而添行山樂趣並回歸自然。所以有德的約束,福反而擴大,節制故是真福的條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