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創楚 乘風遊
寫完內地十多年不動產大潮的適應眾生相,又讀到本報二月二十二日《中國大視野》版的報道:《北京守財奴:靠省錢買四套房》。主角郭振興是北京市農商行房山區支行的員工,妻子老張則在房山鎮鎮政府工作,因為為人節省,而遠近有名。他多年的理財習慣是死守銀行存款。他坦言:「算是跟錢打了一輩子交道。」每天面對銀行裏種類繁多的理財產品,他從沒動心,大部分薪水只存在定期存摺。每個月看存摺數字上漲,是老郭最滿足的時候。他不抽煙、不搓麻將,唯一娛樂是每天帶小狗出去遛一圈。 二○○六年妻子老張看中了房山區政府附近一套樓房,但「用存摺換房子」,老郭心裏不願意。「當時我單位差不多所有同事都在鎮政府附近買了樓,唯獨我們家還住在河北省邊上。」老張這次沒再聽老公,她本能地意識到,如果再不出手,將來這房可能就買不起了。經過「激烈的家庭鬥爭」,老郭最終交出定期存摺。看辛苦攢下的錢只剩下小數點後兩位,老郭的情緒低落了整整一年。一年後房價開始飆升,老郭的心情也跟飆升了。這甜頭令他再接再厲,至今共在房山區買三套房,去年更拿出五十萬人民幣作首期,為兒子在四環邊上買總值一百八十萬人民幣房子作新婚用,一個守財奴徹底轉型為房奴了。
事實上這種適應悲喜劇不知有多少千萬個。從社會長治久安觀點言,把適應責任全推給個人是不妥當的。十多年前內地開始房改時,讓單位建房,用建築成本價售給員工,應是今日內地城市居民有八成能做業主的原因。這個方法,除了內地,中國人的社會只有新加坡做到,而這也是新加坡模式唯一值得學的環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