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5日星期六

投資產品商品化



六月七日《華爾街日報》的特寫人物是基金經理韋特滋(Wally Weitz),但真正主角是指數基金。六十四歲的韋生代客揀股投資已三十年,一向相安無事,直至最近幾年。最近三年客戶提走四億元(美元,下同),等於他主理的股票基金三成。期間他的表現一如往昔亮麗:韋氏基金表現年均跑贏大市一個巴仙,也跑贏九成同類投資基金。但愈來愈多投資者識計數,決定轉買指數基金。分別在需費:韋氏每年收管理費一點二巴仙,指數基金最低只收零點零四巴仙,故計埋費用,轉買後者有着數。這是大勢所趨,去年美國投資者從揀股式股票基金一共提走一千二百七十億元,內七百億元轉投指數基金。原因很簡單:七成揀股基金跑輸大市,另兩成如韋生般只贏少少,但並不足以彌補需費的差距。

韋特滋其實算得上基金業的翹楚。他一生奉行價值投資宗旨,每天工作十二小時,勤讀年報,為的是揀到被市場賤賣的好公司。他的努力也一早獲得回報:一九八三年公司成立,一九九三年獲選最有潛質經理,以後更為報刊、電視訪問常客。儘管最近三年客戶提走三成投資,韋氏基金仍管理十億元資金,每年單管理費已收一千二百萬元。他公司規模小,只有三十一名員工,皮費甚輕。三十年下來,韋生自言已經搵夠,可以收山。但他強調樂此不疲,又別無其他嗜好,暫無退休打算。

自從一九七五年第一隻指數基金面世以來,專家已勸股民買大市勿買揀股基金,因跑贏大市百中無幾,惜很少投資者肯聽。到近年投資回報回歸單位數,一兩個巴仙差別變得緊要,投資指數基金乃蔚然成風。



劉創楚 乘風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