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日星期三

單邊主義的終結



get your site online with web hosting plans

二○一三年三月是美國發動伊戰十周年。美國人口三億,伊拉克人口三千萬,這場「以十攻之」的戰爭打了十年,耗費二萬億美元,結果不能宣告勝利收兵,原因便在它把目標建立在「把伊拉克改變成一個民主政體」上面。打倒侯賽因個人獨裁容易,改變一個民族卻甚難。以前美國傳播民主宣之於口,伊戰則是首次付諸行動,是其「單邊主義」的實驗。但從伊戰結果,這也可能是唯一實驗,因它證明單邊主義行不通。民主雖好,卻不一定是其他民族的那杯茶。

法國漢學家朱利安有一本書叫《事物的傾向》(Francois Jullien《The Propensity of Things》),用「勢」的概念來探討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認為其本質屬於二元思維:世界自有其客觀運作的法則,萬物也有本身的趨勢。人要放棄自我中心,認識客觀形勢,然後順應形勢。朱利安的結論是從中國文化的二元論可以看到西方文化的一元論:「整個中國文化有着一個共同模式,就是經由分立及修正的作用而顯示出某種傾向,從而變成一個運作體系。此模式是為西方思想之挑戰,尤其西方哲學一些偏見在此觀點下變得特別明顯,例如西方假設有單一而超越性的一元,而非二元的相互依存。」他甚至認為西人素用一元論及目的論的自我中心觀點看世界,實可由東方文化二元論互動順應觀以補不足。

單邊主義是西方一元論的極端發展。去年逝世的英國史家賀士彭(Eric Hobsbawm)曾論英、美霸權之異:「英國從不認為自己可為所欲為,美國則自恃龐大資源及科技優勢可以獨斷獨行。」可見單邊主義實質上是隻手遮天主義。



劉創楚 乘風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