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星期四

有選擇的機械化

杜魯克有一篇分析創新的論文,二十八年前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指出人口的變化有助社會的創新。他以日本為例,說該國於一九七○年已出現「少子化」和升學潮,從而預測到一九九○年起將出現勞工短缺。日本為應付此工人荒,全力投入機器人的研究,結果是其「機器人學」(Robotics)領先全球十年。杜老寫此文時一九九○年尚未來到,自然無語及機器人能否化解勞工荒,更不會談到日本長達二十年的經濟衰退。我們作為讀者的則因有「後見之明」,見到日本人的人口問題不是創新可以解決的。以汽車生產為例,機器人時至今日仍非人手之匹敵,這就解釋數年前本田汽車仍選擇到武漢設廠,以平均月薪五千元人民幣新高薪資請中國工人而非於本土用機器人生產。

舉此例子並非要貶低創新的效用,事實上境外設廠和外判都是創新,而二十多年來的日本和同樣面臨人口危機的先進工業國都是依仗仍有豐富及廉價勞力資源的國家。但包括機器人在內的機械化仍有很大作用,因為許多工作並不能外判。美國港口的搬運工作便已高度自動化及機械化,結果令搬運工人消失,而操縱機器的技工已屬於高收入人士,令碼頭罷工愈來愈罕見。

事實是機械化的腳步從工業革命直至今日從未停止。以兩岸三地中國人最熟悉的織布廠為例,織布業存在多久,機械化歷史便有多久,它追求的是高級布料而非慳人工。



劉創楚 乘風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