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當天調查,香港公共圖書館去年最多人借閱的十本小說,全部是金庸作品。結果並不意外,但金庸小說至今受歡迎,只能證明經典地位,並不能反過來佐證香港人有足夠的中文素養,能領略其中的境界與智慧。從另一角度,反而可以推論閱讀風氣衰落,已令書寫創作的事業陷於停滯。
金庸小說產生於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當年的香港,報業興旺,創作豐盛:除了金庸、倪匡,還由於許多精通中國文化的大方之家,在河山變色之際,投奔自由的香港:譬如詩人徐訏、導演李翰祥、胡金銓、歷史小說家南宮搏、幽默雜文家今聖嘆,甚至余光中來到中文大學,都匯聚到一起,令香港得以擁有文學氣氛。那時的香港人,即使草根平民,買報章追小說、看電影,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學生投稿報社,文章如果可以刊出,是一種榮耀。
但九十年代香港地產暴漲,經濟泡沫化,書店最暢銷的書,已經為投資、風水、健康包攬,早已沒有甚麼文學不文學,尤其是出色能傳世的「文學」。
電腦影像氾濫,網絡鋪天蓋地,但文字的精品在減少。一個社會缺乏文學,如同精神缺氧;拒絕閱讀,等於頭腦的疏懶,缺乏精密的思想,當暴政來時,面對謊言、欺詐、不公義,豈有力抵抗?
陶傑 芝麻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