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服務業三大板塊是醫療、教育和政府服務,個人消費、金融和電訊也躋進六大。內地現在談經濟轉型經常強調內需,不知個人消費於最成熟的服務社會是三甲不入。從美國超過半個世紀的轉型經驗看,只有服侍人的服務才稱得上是空間無限,而醫、教、政都針對人。只有針對人的服務質素才可以提高至比天更高,依然可以再提高。美國人的醫療費是人均一萬元(美元,下同),每年總花費超過三萬億元,接近GDP兩成。並不是人人有病,醫療服務主要是照顧長者,而美國長者有免費的「醫療照顧」(Medicare),平均一位長者每年要花五萬元,是人均的五倍。
教育也是空間無限的服務業。美國的學生,K至12(即幼稚園、小學及中學)人均是一年花一萬元,大學平貴很懸殊,人均介乎三萬元至十萬元間。醫和教除了質量可以不斷提高,更大的昂貴原因是勞工密集。用一個本港的例子來說明:聖士提反是有一百一十年歷史的名校,全校只有九百五十五個學生,就有八十一名老師,師生比例不足一對十二。讀此直資學校學費一年要五萬三千多港元,看似昂貴,其實不足以支付教師薪資。至於赤柱十五萬方米的校舍,要學生來付租,一年要幾多錢?
從醫療、教育舉一反三,可以明白為甚麼今日世界的大國中高等收入國家都是服務社會。誇張點說,農業社會只能是窮國,工業社會最多可臻中等收入水平,只有變成服務社會才有高收入。
劉創楚 乘風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