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1日星期五

讀書人財富取態




讀書人在傳統中國稱為士,是四流品之首,賦有治國的特殊任務。為了參加統治工作,讀書人放棄營商,以避開官商勾結。孟子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他強調士人自願放棄經商致富。錢穆在《中國歷史精神》中更進一步,說自從漢武帝規定做官的人不能經商之後,「有志做士的,便不該謀個人的生活。他的個人生活該由旁人來替他解決,他則應該專為公眾服務。」這個旁人,應該指政府,即由政府高薪養廉。在今天,香港和新加坡政府都發揚着此傳統精神。

但現代社會讀書人既非罕有動物,而讀書的出路也非只為做官。是則讀書人對財富的態度也必須加以現代化。我覺得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對我們建立新財富觀很有幫助。培根被稱為經驗哲學之父,因他倡導的科學方法,改變了現代世界。他的財富觀是《培根論文集》中《讀財富(Of Riches)》一文。他說:「財富,我把它叫作德行的累贅,我覺得除此以外,再也找不到一個更恰當的字眼來形容它。因為財富對於德行,猶輜重之於軍隊。輜重,你不能把它丟開,也不能把它留在後面。然而,帶着對行軍妨礙又大,說不定有時為了照顧它,還要打敗仗呢。」

這裏,培根凸顯他作為英國人的堅實常識:在現代生活,金錢是必須的邪惡。所以,「對錢財也不必過分的衊視」,沒有它可能無法生活。同時,「一個人所需用的錢財是有限度的」,行軍的譬喻指出讀書人有更重要的工作,過度積聚財富會誤正事。結論是找到兩者的平衡點,勿受金錢所累。



劉創楚 乘風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